- 县扶贫办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情况报?/li>
- 来源:县扶贫?nbsp; 点击次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earch.qjdwgk.gov.cn/click/default.ashx?id=8812"> 发布日期?013-02-19
会泽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情况报?/span>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会泽县贫困实际,现将扶贫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工作打算报告如下?/span>
一、扶贫开发现?/span>
会泽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是云南?/span>73?/span>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人?/span>101万人?/span>2012年通过贫困识别,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贫困人口有57.76万人,占总人口的57.2%,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span>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会泽县最大的县情。历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县立足贫困实际,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扶贫是第一责任的理念,确立?/span>“只有大扶贫才能促进大开发,只有大开发才能促进大发展,只有大发展才能促进大脱?/span>”的工作思路,以“五基”(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整村推?/span>“866”工程、整乡推?/span>“8666”工程、连片开发为载体?/span>?/span>“整体推进”促进“整体脱贫”?/span>“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坚?/span>“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span>”,不断摸索,创新机制,创造了开发式和救助式扶贫相结合,整乡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构建了“上下联动、部门帮扶、社会参与、齐抓共?/span>”的扶贫开发新机制,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span>“大扶?/span>”工作格局,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span>
在过去的10年,我们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合力攻坚?span style="color: black;">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亿元,先后实施省市县温饱?/span>316个, 625个自然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span>104个行政村整村推进“866”工程?/span>3个乡(镇?/span>“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和1个乡(镇)县为单位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解决了24.8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了32.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减少近25万人。特别是通过“整村推进866”工程?/span>“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实施,使贫困地区?/span>35万人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15年至20年,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但受历史、自然、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扶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繁重?/span>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span>贫困程度深?/span>会泽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分布广泛是会泽片区的主要特点。通过2012年贫困人口识别,按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span>2300元的新标准,全县贫困人口还有57.7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居全省第一,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5.85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遍布全县21个乡(镇),主要分布在边远山区、石漠化地区、半山区一?/span>,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不便地区,自身缺乏“造血”功能,有的需要长期救助才能维持生活?/span>县内?/span>3个乡(镇)还未通油路, 240个行政村未通水泥路?/span> 2714个自然村不通公路,31.1万人安全饮水存在困难?/span>72个村委会没有卫生所(?/span>)?/span>70万人居住?/span>25度以上的高寒冷凉山区、半山区,“两江”流域地区?/span>3.94万人急需易地搬迁。部分群众存在就学难、就业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生活难、住房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span>
(二)资金缺口大?/span>由于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而每年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有限,难于满足新时期贫困群体的现实需要。加之县、乡财政紧张,农村经济来源单一,需建设项目多,群众筹资困难,资金缺口大,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难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span>
(三)产业培植难?/span>由于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科技落后,人才缺乏,运输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条件制约因素,导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比其它地区更加困难。全县农村经济仍是农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体,绝大多数仍然以“粮猪?rdquo;二元化经济结构为主,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农业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覆盖面小,导致经营管理粗放,农业比较效益低?/span>
(四)致贫因素多?/span>会泽大部分农村地理条件恶?span lang="en-us">,自然灾害频繁,又多是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库区和泥石流多发区。客观环境是导致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医疗卫生、市场风险、工伤事故、教育以及社会性、政策性等因素又成为农村新的致贫因素,工程移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项目都可能产生新的贫困群体。传统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扶贫工作难度更大?/span>
(五)队伍建设弱?/span>扶贫部门人员编制较少,干部年龄老化,乡(镇)没有扶贫专职干部,人员变动频繁,年轻干部严重缺乏,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扶贫标准上调,全县扶贫工作呈现出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入户项目多的特点,现有扶贫机构队伍难以满足和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span>
三、工作打?/span>
(一)指导思想?/span>以邓小平理论?/span>“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八大精神统领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扶贫开发特色县的奋斗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定不移地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对象,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边远山区、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村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以57.72万贫困人口为重点,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以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为保障,更加注重产业培育,增强发展后劲;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span>
(二)总体目标?/span>从今年起?/span>2020年,全县集中力量实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每年连片实施5个行政村?/span>?/span>2015年全面完?/span>112个国家重点行政村整村推进,到2020年实现整村推进全面覆盖贫困地区;实施扶贫安居温饱工程0.5万户,易地搬?/span>0.25万户1万人,投入专项产业扶贫资?/span>3000万元,转移输出和培训贫困地区劳动?/span>10万人,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span>10亿元?/span>?/span>2020年,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占有粮食达到当年国定扶贫标准,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span>
(三)主要举?/span>
1.全力打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span>抓住“今后十年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资金、特惠政策都将向片区倾斜”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以赴打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互促共进攻坚战。一是统筹兼顾抓扶贫,按?/span>“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span>”的思路,在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产业连片发展、基础设施连片建设、村落连片整治,提高片区自我发展、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因地制宜抓建设,突出解决资源承载过重的问题,切实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力度和农田水利建设,拓展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空间,努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三是强化支撑抓产业,把产业培育纳入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推进产业向优势特色区域集中、农村土地向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积极发?/span>“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span>
2.全力实施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span>认真总结整乡整村推进经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加快实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扫除贫困死角?/span>2013年起,启动实施第一轮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试点,以山区行政村为单元,进行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每年连片实施5个村委会。每个村投入各类资金不低?/span>600万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各补?/span>5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span>400万元,社会帮扶资?/span>100万元?/span>围绕实现“五有、五化、五提升”的目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重点实施基本素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安居、特色产业发展致富、村容村貌整治、特色小集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保障、基本队伍和基本制度建设十大工程?/span>
3.全力打造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span>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以待补镇为依托,以相邻的雨碌、驾车为支撑,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充分论证,科学选点,精心编制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规划,跨行政区域建设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并力争列入省级园区建设盘子。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努力把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成为跨行政区域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span>
4.全力构建“三位一?/span>”工作格局?/span>在专项扶贫上,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重点实施好整村推进、特色宜居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老区建设、贴息贷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以工代赈、就业促进、扶贫试点等十一项专项扶贫。在行业扶贫上,主动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营经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做到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措施优先落实。在社会扶贫上,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事业的氛围,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渠道,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span>
5.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span>强化资金保障,把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县、乡两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促进更多的资金投向贫困乡村和群众。强化项目支持,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强化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收入倍增的鼓励政策,制定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奖励政策,调动各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加快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实行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存保障?/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