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过则喜有多?/li>
- 来源:县质监局 点击次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earch.qjdwgk.gov.cn/click/default.ashx?id=8543"> 发布日期?013-01-30
???/span>
因消费者举报,一商店缺秤少量的行为被计量执法部门查处,店主显得十分愤怒,原因?ldquo;这种事到处都有,凭什么偏偏要来查我?”暂且不论是不?ldquo;这种现象到处都有”,商家心态本来就有相当的偏差。因为自己没做好,反过头来说别人太挑剔,以此类推,近年来许多企业在铁的违规事实面前依然不思悔改,在产品质量问题曝光之后百般狡辩,结果形象受损,得不偿失?/span>
这种拼了命的维护所?ldquo;名声”的做法其实并不被叫好。最近,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导致因呼吸道感染咳嗽的病患增加,于是有好事者送了个玩笑名?ldquo;北京?rdquo;。可有专家和医生觉得不服气,认为这种现象在各个国家都有发生,偏偏?ldquo;北京?rdquo;来形容,?ldquo;侮辱”北京之嫌。乍一看,空气污染导致咳嗽,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凭什么单把这个玩笑开到北京头上?可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道理很简单,别人没做好,那是别人的事,可我们自己没做好,难道还不容别人调侃一下?同百姓的健康相比,这?ldquo;侮辱”委实算不上什么,压根没有必要去计较甚至生气?/span>
把这个道理放到企业身上:一个健康、阳光、进取和具备高成长的企业,一定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面对诸多挑剔,这些或许都是产品未来升级发展的直接推进剂,没有正确面对批评态度的企业注定会被市场所抛弃,盲目追求一团和气带来的很可能是消费者的冷落。把自己做好了再说话,这个道理各行各业都是相通的。对于企业和产品来说,尤其是如此,企业要发展,产品就要过硬。如果因为有企业造假,其他企业愤愤不平进而效仿或者人为降低质量成本,那么中国绝不会有世界一流的企业。如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被发现出瑕疵,企业用一?ldquo;个别现象”或?ldquo;符合标准”来解释,那么企业注定不会走太远。杨钢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指出:质量成本=符合要求的代?span lang="en-us">+不符合要求的代价?ldquo;一旦认识到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识别和确认要求了解和改变过程上,从而设定有效的目标——符合已达成的要求。我们从中一样可以读出上述叙述中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一定要先把自己做好,自己如果没有做好,别人就算批评甚至真是侮辱,在没有整改到位之前,最好先闭嘴?/span>
闻过则喜是做人的基本态度,也应当成为做强做大企业的首要法则,更应当成为政府部门甚至全社会普遍推行的风气?/span>
《中国质量报?/span>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或以?,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